访问量: 96450
注册
登录
现代电化学

课程代码:SS053023

课程负责人: 冯季军
共建教师: 郭文娟
课程建设:省级优质课程 开课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开课时间:2019年05月29日 学习人数:13人
有效时间: 永久有效 评分: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电化学相关学科的专业任选课。电化学应用范围广泛,在科学研究和生产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是能源、计算机、新材料、生物技术的发展.电化学学科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与提高,出现了非常活跃的景象。《现代电化学》课程针对研究生在各研究领域中对电化学技术及其基本理论的需求而开设,从科学前沿和电化学行业的实际问题入手,将电化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与测试技术贯穿其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电化学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在了解电化学热力学和电极过程动力学核心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电化学在电合成、腐蚀与防护和化学电源等各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掌握电化学能源开发,有机电合成,金属腐蚀与防护等电化学过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还能得到电化学行业一般科学方法的训练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会和掌握如何应用相关理论,结合具体工艺条件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如何在多学科交叉领域开展深入的科研工作。从而提高学生概括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后续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
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SS053023           开课学期: 2    周学时/总学时:3/32    学分:2

课程名称:现代电化学

英文名称:Modern Electrochemistry

开课单位:化学化工学院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自学   考试方式:读书报告与课堂讨论结合

课程要求:

   本课程是电化学相关学科的专业课。电化学应用范围广泛,在科学研究和生产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是能源、计算机、新材料、生物技术的发展.电化学学科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与提高,出现了非常活跃的景象。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电化学的发展概况,研究范围和应用领域;熟悉电化学研究和测试装置的基本组成和各部件的名称与用途、特点及技术要求;掌握电化学的基本理论和重要公式的推导及意义;学会用电化学的方法分析解决各相关领域中的科研和生产实际的问题。使学生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会和掌握如何应用相关理论,结合具体工艺条件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如何在多学科交叉领域开展深入的科研工作。提高研究生概括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要求研究生要认真上课,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尽可能多地阅读相关文献,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关注科研前沿进展。

内容提要:

   本课程主要讲述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电化学的基本应用两大部分,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电化学装置的构成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电化学热力学、电极过程动力学,和电化学测量技术;电化学的基本应用包括金属腐蚀与防护、电镀与表面处理、电解冶金、无机物电解制备、有机电合成和化学电源等领域。

前修课程:

物理化学

参考书目:

小泽昭弥 著,吴继勋等译,现代电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

郭鹤桐,覃奇贤,电化学教程,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张祖训、汪尔康著《电化学原理和方法》科学出版社 2000

查全性 等著 《电极过程动力学导论》  第三版 科学出版社 2002

()阿伦·J.巴德(A.J.Bard)()拉里·R.福克纳(L.R.Faulkner)著《电化学方法原理和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贾铮,戴长松,陈玲编著《电化学测量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CHRISTOPHER M. A. and ANA MARIA OLIVEIRA, ELECTROCHEMISTRY Principle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John O'M Bockris, et al, MODERN ELECTROCHEMISTRY,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2

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Electrochimica Acta, 电化学等刊物上的相关研究文章

 

 

 

展开

教学团队

团队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毕业于天津大学、山东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等国内外名校。教授1名(博士生导师),副教授3名(硕士生导师),讲师1名,均有海外留学背景,4人具有10年以上高校教龄。其中,济南大学优秀教学奖获得者1人,济南大学青年教学能手获得者2人,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