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 96773
注册
登录
机构分析与综合

课程代码:QZ073006,SS073019

课程负责人: 李映君
共建教师: 李发家 杨雪4063 王桂从
课程建设:省级优质课程 开课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开课时间:2020年02月04日 学习人数:69人
有效时间: 永久有效 评分:
教学研究
济南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
2022-04-18

教学内容、设计改革:现代高等机构学课程紧密结合该研究方向的最新动态,在教学设计环节需特别注重数学分析方法与机构分析导入,把握机构学的整体认知性,通过这些教学设计的改革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对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高等机构学的教学,促进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打牢基础、拓宽视野、锻炼能力,增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具有较好指导意义。学生依托课堂项目展开设计,设计的成果可以用来参加各种创新设计大赛,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了学生的阅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和创新设计的兴趣。为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新一代工程师奠定基础。

教学方法改革:运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提高学习效率,保障教学质量。课前通过研课堂等网络平台发布学习任务,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引导学生探究思考,进行主动学习并提交任务完成报告,培养学生学思结合的能力;,在课堂上形成“教”与“学”的思维对话,将“句号”课堂转变为“问号”课题。采用问题导向性、探究归纳式、拓展创新讨论式、参与式、应用案例教学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手段,使知识在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传递,达到多向交流的知识对话;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研究性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后通过讨论、单元测试等资源使学生巩固、应用、拓展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发现知识、探索知识及创造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案例库建设:通过案例启发式教学,可以有效解决机构学理论与创新构型思维培养之间的衔接关系,使学生通过新机构的构型、自由度分析、组合与布局案例,了解机构的构型设计与分析过程。通过建立丰富的教学案例库,在日常理论教学过程中穿插引入案例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建立了大量的机构构型案例,并按照自由度类型、变胞特性、冗余特性将机构进行分类,结合理论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学习成果考核评价改革:构建过程化考核及多样化的考核形式,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包括线上课前预习与思考质疑、课堂提问与讨论互动、专题研讨形成的文献报告、线上课后单元测试等,将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过程全面纳入考核范围,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考核核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制定考核评定内容,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和应用的能力,考察学生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设计、开发、技术研究及创新的能力,体现职业素养与团队合作沟通等。

阅读全文
济南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
作者:杨雪4063
发布时间:2022-04-18

教学内容、设计改革:现代高等机构学课程紧密结合该研究方向的最新动态,在教学设计环节需特别注重数学分析方法与机构分析导入,把握机构学的整体认知性,通过这些教学设计的改革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对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高等机构学的教学,促进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打牢基础、拓宽视野、锻炼能力,增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具有较好指导意义。学生依托课堂项目展开设计,设计的成果可以用来参加各种创新设计大赛,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了学生的阅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和创新设计的兴趣。为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新一代工程师奠定基础。

教学方法改革:运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提高学习效率,保障教学质量。课前通过研课堂等网络平台发布学习任务,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引导学生探究思考,进行主动学习并提交任务完成报告,培养学生学思结合的能力;,在课堂上形成“教”与“学”的思维对话,将“句号”课堂转变为“问号”课题。采用问题导向性、探究归纳式、拓展创新讨论式、参与式、应用案例教学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手段,使知识在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传递,达到多向交流的知识对话;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研究性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后通过讨论、单元测试等资源使学生巩固、应用、拓展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发现知识、探索知识及创造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案例库建设:通过案例启发式教学,可以有效解决机构学理论与创新构型思维培养之间的衔接关系,使学生通过新机构的构型、自由度分析、组合与布局案例,了解机构的构型设计与分析过程。通过建立丰富的教学案例库,在日常理论教学过程中穿插引入案例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建立了大量的机构构型案例,并按照自由度类型、变胞特性、冗余特性将机构进行分类,结合理论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学习成果考核评价改革:构建过程化考核及多样化的考核形式,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包括线上课前预习与思考质疑、课堂提问与讨论互动、专题研讨形成的文献报告、线上课后单元测试等,将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过程全面纳入考核范围,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考核核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制定考核评定内容,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和应用的能力,考察学生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设计、开发、技术研究及创新的能力,体现职业素养与团队合作沟通等。

收起

教学团队

课程负责人李映君,教授、研究生导师,2010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讲授本课程共3届。团队成员工作两年以上教师比例为100%,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为100%;团队负责人李映君、主讲教师王桂从于2013年去韩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课程组教师状况。 序号 姓 名 职 称 学历/学位 备注 1 李映君 教 授 研究生/博士 2 杨 雪 讲 师 研究生/博士 3 李发家 讲 师 研究生/博士 4 王桂从 副教授 研究生/博士 5 张明远 讲 师 研究生/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