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S071005/QZ071007 开课学期: 2 周学时/总学时:4/32学分: 2 课程名称: 试验设计与分析 英文名称: Design and Analysis of Experiments 开课单位: 机械学院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相结合 考试方式: 考试 |
课程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和数学知识,要求先修或自学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相关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科学地安排和设计试验,充分地获取试验数据,准确地分析试验结果,减少过程中各项的变差,迅速获得最优方案,从而使产品设计及制造过程臻于完美。该课程对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内容提要: 在产品设计中,如何用最小的实验成本和次数,有效的设计和验证产品的性能? 在制造过程中,如何面对诸多影响因素,科学的设定工艺参数? 面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悬而未决却涉及因素复杂的质量问题如何有效分析? 如何在设计和加工初期,做到质量的先期控制,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设计、制造、质量工作是多过程组成的系统问题。输入的变化、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再加上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使得结果变化不定。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输出的不稳定会带来质量不稳定和成本居高不下。《试验设计与分析》是数理统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介绍如何利用各种试验设计方法,有针对性的对若干个体进行处理,以获取具有说服力的数据;同时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对所考虑的问题做出推断的一门学科。它在生物医学、工农业生产和质量控制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试验设计的发展历程,研究内容,目的意义;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2k和3k因子设计;正交试验设计和稳健设计。 |
前修课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参考书目:
|
《试验设计与分析》教学大纲
Design and Analysis of Experiments
课程编号:SS071005/QZ071007
开课学期:秋季
学 时:32
学 分:2
开课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大纲撰写人:赵东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在工农业生产、科学试验和经营管理中,经常要进行各种各样的试验。如何安排试验、如何对试验进行科学的分析,是生产工作者与科技工作者经常遇到的现实问题。试验设计与分析主要介绍工程技术中常用的试验设计与分析方法,也是当代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技术方法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它主要研究如何合理而有效地获得数据资料的方法,其主要内容是研讨如何合理地安排试验、获取数据,然后进行综合的科学分析,从而达到尽快获得最优方案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一)概论(2学时)
1、试验设计的发展历程
2、试验设计的研究内容、目的、意义
(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6学时)
1、单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
2、双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
3、一元线性回归
(三)2k和3k因子设计(8学时)
1、因子设计的一般概念
2、2k因子设计
3、3k因子设计
(四)正交试验设计(12学时)
1、正交表及其用法
2、多指标的分析方法
3、混合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
4、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设计
5、正交表的构造法
6、正交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
7、正交试验设计中的效应计算与指标值的预估计
(五)稳健设计(4学时)
1、引言
2、质量工程原理
3、产品的三阶段设计
4、信噪比及其应用
5、稳健设计步骤
三、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相结合
四、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成绩、课堂讨论成绩、考勤和课堂表现。
五、先修课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六、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一)教材
陈魁编著.试验设计与分析(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二)推荐书目
[1] 杨德.试验设计与分析.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 胡运权,张宗浩.试验设计基础.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
[3] 栾军.试验设计的技术与方法.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7
[4] 袁志发,周静芋.试验设计与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大纲撰写人:赵东 2017年 9 月 6 日
学位点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