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 98788
注册
登录
普惠金融专题

课程代码:QZ313007

课程负责人: 安强身
共建教师:
课程建设:校级优质课程 开课学院:商学院

开课时间:2025年08月20日 学习人数:0人
有效时间: 永久有效 评分:
教学研究
积极指导科创活动,解决人才培养中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应用与协作能力不足等多个痛点问题。
2025-08-23

基于传统课堂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纸上谈兵”,难以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不足,课程主讲人在近年积极指导学生科创竞赛活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包括获得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全国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山东省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竞赛一等奖等国家或省级奖励20余项,通过“做中学、赛中学”,解决人才培养中的痛点,契合了当前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阅读全文
积极指导科创活动,解决人才培养中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应用与协作能力不足等多个痛点问题。
作者:安强身
发布时间:2025-08-23

基于传统课堂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纸上谈兵”,难以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不足,课程主讲人在近年积极指导学生科创竞赛活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包括获得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全国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山东省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竞赛一等奖等国家或省级奖励20余项,通过“做中学、赛中学”,解决人才培养中的痛点,契合了当前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收起
基于创新能力提升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解决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弱的问题。
2025-08-23

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目标,也是我国高质量发展阶段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主讲教师深刻剖析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价值意蕴和逻辑起点,针对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创新能力提升面临的困境,基于OBE理念设计“多主体、多平台”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提出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强化多元化质量评价与反馈机制,进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学位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该成果获批2022年度山东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并于2024年顺利结项;阶段性成果发表在我校高水平教育教学期刊《现代教育科学》2022年第5期。本成果对于深刻理解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价值意蕴,主动回应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改革和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

阅读全文
基于创新能力提升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解决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弱的问题。
作者:安强身
发布时间:2025-08-23

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目标,也是我国高质量发展阶段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主讲教师深刻剖析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价值意蕴和逻辑起点,针对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创新能力提升面临的困境,基于OBE理念设计“多主体、多平台”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提出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强化多元化质量评价与反馈机制,进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学位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该成果获批2022年度山东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并于2024年顺利结项;阶段性成果发表在我校高水平教育教学期刊《现代教育科学》2022年第5期。本成果对于深刻理解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价值意蕴,主动回应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改革和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

收起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合作-分享”机构解决学生参与度低的问题
2025-08-23

基于建构主义等“合作-分享”理念与理论,以创新、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为出发点,主讲教师构建了理实一体化的“合作-分享”课堂教学模式。相关成果发表在我校高水平教育教学期刊《现代教育科学》2019年第1期。提出应结合教学实践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效果为本,因学科、课程以及课堂等教学实践因素而异,突破形式束缚,相机灵活,实现育人根本任务

阅读全文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合作-分享”机构解决学生参与度低的问题
作者:安强身
发布时间:2025-08-23

基于建构主义等“合作-分享”理念与理论,以创新、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为出发点,主讲教师构建了理实一体化的“合作-分享”课堂教学模式。相关成果发表在我校高水平教育教学期刊《现代教育科学》2019年第1期。提出应结合教学实践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效果为本,因学科、课程以及课堂等教学实践因素而异,突破形式束缚,相机灵活,实现育人根本任务

收起
基于OBE理念的金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2025-08-23

成果基本内容如下:

1.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合格的高质量、高素质复合型MF专业人才,应高度重视MF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质量评价标准、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专业师资队伍等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差异。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更为注重对问题的认识、分析与解决能力的提高,突出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单纯依赖传统的学校课堂教育教学活动,显然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建立高校与校外行业、企业的联合培养机制,科学设计“学校-学生-企业”的三方合作培养模式。

2.在金融硕士人才培养的根本指向上,实践与创新能力是根本,但也不应简单将实践能力视为唯一,创新能力与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应是各培养单位制定培养方案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指向。

3.以人才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为目标,至为重要的关键点在于定位明确基础上的培养模式改革,需要贯彻分类培养原则,改变专业学位培养的学术化培养路径依赖;强调实用、应用原则,完善相关制度,构建与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发挥项目、案例的纽带作用,以创新文化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实习和项目研究。同时,强化质量评价与控制,构建学校、企业、政府与社会各层面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与反馈机制。

阅读全文
基于OBE理念的金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作者:安强身
发布时间:2025-08-23

成果基本内容如下:

1.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合格的高质量、高素质复合型MF专业人才,应高度重视MF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质量评价标准、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专业师资队伍等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差异。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更为注重对问题的认识、分析与解决能力的提高,突出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单纯依赖传统的学校课堂教育教学活动,显然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建立高校与校外行业、企业的联合培养机制,科学设计“学校-学生-企业”的三方合作培养模式。

2.在金融硕士人才培养的根本指向上,实践与创新能力是根本,但也不应简单将实践能力视为唯一,创新能力与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应是各培养单位制定培养方案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指向。

3.以人才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为目标,至为重要的关键点在于定位明确基础上的培养模式改革,需要贯彻分类培养原则,改变专业学位培养的学术化培养路径依赖;强调实用、应用原则,完善相关制度,构建与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发挥项目、案例的纽带作用,以创新文化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实习和项目研究。同时,强化质量评价与控制,构建学校、企业、政府与社会各层面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与反馈机制。

收起

教学团队

校内教学团队成员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教授2人,副教授1人,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较为合理,且毕业于不同的大学,研究方向均为普惠金融、数字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