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内容如下:
1.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合格的高质量、高素质复合型MF专业人才,应高度重视MF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质量评价标准、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专业师资队伍等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差异。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更为注重对问题的认识、分析与解决能力的提高,突出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单纯依赖传统的学校课堂教育教学活动,显然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建立高校与校外行业、企业的联合培养机制,科学设计“学校-学生-企业”的三方合作培养模式。
2.在金融硕士人才培养的根本指向上,实践与创新能力是根本,但也不应简单将实践能力视为唯一,创新能力与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应是各培养单位制定培养方案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指向。
3.以人才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为目标,至为重要的关键点在于定位明确基础上的培养模式改革,需要贯彻分类培养原则,改变专业学位培养的学术化培养路径依赖;强调实用、应用原则,完善相关制度,构建与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发挥项目、案例的纽带作用,以创新文化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实习和项目研究。同时,强化质量评价与控制,构建学校、企业、政府与社会各层面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与反馈机制。